查看原文
其他

6万年轻人在豆瓣临期小组:临期食品就像我的人生,廉价却不甘

富小助 液态青年 2021-06-21

作者 | 富小助

6万年轻人在豆瓣临期小组,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如果问当代年轻人为了省钱都做过什么,临期食品一定要有姓名。

只要算准了到期时间和食用速度,并且摸到正确的购买方式,就能以三到五折的价格斩获临期食品,不到三块钱一瓶的燃茶和10元3包的澳洲燕麦都不在话下。

自从有了临期食品专卖店,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地加入省钱大军,图片:CFP

为了更好地在临期食品的海洋里畅快薅羊毛,当代互联网冲浪青年集结在豆瓣上组成了“我爱临期食品”小组,互相按头安利最爱的临期食品,一起分享宝藏卖家的门牌号。

“我爱临期食品”创立于2020年9月,在最初的仅仅两个月里就聚集了2万名小组成员。截至发稿,已经有6万多人加入该组织,群主还曾因为申请入组的人口过多而开个帖子广而告之操作进度请大家耐心等待。

临期食品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从赶在当晚过期前打折促销的水果,到剩余两天保质期但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的奶制品,它们正用不轻易放弃的精神鼓励着着每一位囊中羞涩的吃货:无论条件如何,都有值得被珍视的价值。

正如一位网友的感慨,“我真的太爱买临期食品了,就像我的人生一样,廉价且不甘”。

临期青年的心声:我真的太爱买临期食品了,就像我的人生一样,廉价却不甘

01

一切食品,皆可临期

“巨好吃、超便宜、真满足”,是临期食品组的常见评价。

正如不健康食品只要好吃就不亏,那临期食品如果不难吃也约等于赚了。因为价格香,组员们都对食物具有更高的包容力,那些外包装破损、保质期过半的食物,也因为好价而得到人们的赞美。

临期有道,人们互相分享的是薅羊毛的快乐,从超市打折区,到各种专卖临期商品的线上线下店铺,都留下刚需消费者们的快乐身影。

从线上渠道到实体商超,各地的临期食品专楼里详细地列出了值得一买的神仙店。比起在淘宝上和卖家玩高等数学,不如直接临期专门店下单:

男朋友需要的临期维他奶,正装一箱五六十好贵,某红色软件上一升才五六块。

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看见¥1.00,价格就让人蠢蠢欲动的小饮料。

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原价44,现价8.8,让物价重回九十年代的盒装蛋糕。

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因为试错成本够低,临期食品也增进了组员们的冒险精神,平时不舍得买的食品也敢于下手了。

如果不是打折就喝不起的巴黎水。

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原价126,现价12.6,虽然是第一次吃,但是看价格就知道不会踩雷的曲奇饼干。

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重庆森林》里罐头的保质期预示着爱情的消亡,而在临期组,这代表着抠门青年的狂欢。在这里,组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排雷,目的是在好吃的食品过期之前将它妥善地安置在最佳归宿——自己的肚子里。

反正快过期就是没有过期,一切都比浪费掉好。

02

爱买临期,并不丢人

如果说临期食品店是食品过期前的理想中转站,那“我们都爱临期食品”小组就是折扣食品和抠门青年的天堂。

暗中观察一下,豆瓣临期小组的成员也同样喜欢去 “平价替代小组”、“棒,今天又省了一笔钱!”、“贫民美食家”这样的穷比快乐组,不少网友就自称来自隔壁抠组,四舍五入都是一家人。

临期组的成员也爱去豆瓣其他的抠门小组,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临期组还上过央视,大概在5月中旬,央视2套新闻和央视抖音接连报道了“我爱临期食品”小组,为该组织的流量掀起一波小高潮。在小组讨论“谁和我一样刷央视推荐抖音来的?”下面,667名组员举手回应,不少成员表示本来自己就囤了好多临期食品,看到“央视广告”就火速入组了。

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的拥抱姿态造就了它的群众基础,在组长“花影时期”发起的小组讨论“你会觉得买临期食品丢人吗?”中,共有357人回应,高赞答案纷纷表示:不会。

“觉得自己好会过日子,临期就是坠棒的。”

“不买才感觉像是亏了。”

“他们不爱买,没人跟我抢了。”

不少临期组组员是看了“央视广告”赶来的,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网友“美人骨”在2021年五月底才第一次入坑临期食品,然后便发出“这也太便宜了吧”的感概。但经过众组员们的火眼金睛鉴别之后,发现其实还有降价的空间。

临期组的成员大多年轻,学生党也并不少见,在这里,买临期食品约等于一种能引发共鸣的爱好。交流也可以带来乐趣,不仅薅到羊毛会窃喜,买错了也是宝贵的经验。

这里没有贫穷富贵的价值鄙视链,也不存在大佬和小白的经验壁垒,大家比的是同样的东西谁买的更便宜。同圈层的人们用爱发电,互相分析,总结经验,一起携手吃大户。

互相推荐和排雷,是临期组的日常交流内容,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但这种乐趣,却往往不便为外人道哉。

比起少数乐于炫耀薅羊毛成果的组员,更多人选择自己买自己的,但不分享给身边的人,因为“大概能猜到他们的态度”。“特别是不能分享给爸妈,因为他们希望我过的好一点不要省钱”,组友麦勒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各种临期食品的店家、种类、价格像是小组友邻间才能够交流的摩斯电码。在这个相对密闭又开放的线上抠门青年乌托邦社区里,没有嘲笑、没有攀比,组员们像是穿着旧衣服仍然保持造型风格的嬉皮士一样,体验丰富与平等,也赞美贫穷。

03

临期有道,习惯成自然

消费临期食品的人,往往有一些相通的特质。

组员“是个大明白”是位临期食品店主,她给自己的顾客做了个画像,“就是像我自己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知道一些进口品牌、追求好点的生活品质,但还需要精打细算。

和直接加盟一个现成的临期食品店品牌不同,“是个大明白”两口子在快消行业工作了十余年,深谙产品的渠道和定价方式,于是选择了自己开店。又因为前期的经营计划中,客人大多来自同事、朋友、孩子同学的家长等熟人圈,她就把自己的店定位成微信预定、附近配送,每天只开放四小时上门取货的“限时营业”模式。

组员“是个大明白”开的临期食品店,是每天只开放四小时的“限时超市”,图片: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我家住北京东北三环的位置,楼下去年开了三家临期食品店,等我想开店的时候发现又开了三家,六家已经饱和了,”经过一通找房,“是个大明白”把店址选在了四环北苑路一座商住两用的楼里。

选北苑路是因为住在附近的朋友够多,大家可以帮忙消费;楼里则是因为实在没有足够的预算盘下底商店面。因为藏得深,路客几乎找不到这里,生活方式相似的人之间靠口口相传形成了一种熟人经济。

“是个大明白”将自己开店的消息也分享到了临期组,回复的人里一半是想借鉴经验自己也开个店,另一半人的反应是“快告诉我在哪我也想去买,楼主可别自己贪吃把货都给吃完了”。有人在这里嗅到商机,有人更关注实惠好物的购买信息。

在临期组一篇名为“在吃临期的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生活故事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留言的组员大多是女生,虽然和“是个大明白”的家长社交不同,这一讨论中的留言组员以学生党居多,但用户需求仍然集中在“爱吃又想节约”。

在曾留学于英国的阿朱看来,消费临期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因为太正常,连“现象”都算不上,消费者也应该是各种年龄、性别、社会身份的人都包括在内。

阿朱在伦敦的住的学生公寓附近开有一家销售高端食品的M&S超市,一般在周围写字楼白领下班的时间就会开始低价促销当日的临期食品,这一时段的M&S超市被阿朱誉为“家楼下的小乐园”。

包括乳制品、甜品、三明治等保鲜食品的冷柜往往是临期打折的高发区,阿朱每次一进超市就会先去冷柜找贴着黄色标志的临期食品,如果发现折扣很低就不免产生一种喜悦之情。

在打折高发的时段蹲守捡漏,是不少留学生的快乐经历,图片:CFP

“约摸快到打折的时间,好多顾客就已经站在打折区等着了,工作人员贴完打折标志就会直接递到手里。来买临期折扣食品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既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有头戴BEATS大耳机的HipHop青年。还有家在当地的同学每天晚上推个小车出门,回来时候就不知道从哪搞了一堆超便宜的临期食品,”根据阿朱的回忆,比起集中于某种性别、年龄、身份的消费方式,临期食品在相对均富的发达国家更像是一种全民的生活习惯。

自2020年底开业后,“是个大明白”又陆续在朋友的公司里开了四个“隐形分店”——在角落挂一个二维码,谁要买就扫码预约,然后就能在约定的时间收到配送。最近,她准备租下一家“正经超市”里的两个货架专售临期食品,就像是阿朱在英国时钟爱的“小乐园”那样,给更多身边人带来生活中的小确幸。

04

理性消费,不失体面

临期有千般好,但买着买着有时候心态就歪了,往往吃完之后回头想想,甚至怀疑当初到底买的是便宜还是美味。在采访中,全现在发现因为图便宜而在不知不觉中购入很多非必要食品的“鬼牵手”案例不胜枚举。

组员“丘山”表示,曾经有瓶12块钱的牛奶让自己多花了13块买药。这位有轻微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朋友为了赶在2天保质期内喝完1L牛奶,结果拉肚到不得不当场购买止泻药。

其实比起单纯的以节省为乐,临期组更鼓励的是以小成本获取不打折的生活品质。组长“花影时期”是位在读博士,像大多数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一样囿于案头,也喜爱美食、渴望体验生活,有着恋爱方面的小烦恼。从她为小组创作的Slogan “用打折的价格,收获不打折的美味”就可以看出来,对于临期食品的热爱是源自想要解决预算但又不想放弃生活质量的初心,属于理性消费的范畴。

临期组的slogan: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库润数据对Z世代的调研结果显示,他们有着人均3500余元的月均可支配额。他们不像父母和长辈一样会单纯为了省钱而极度克制口腹之欲,比起前辈千禧一代他们尚不算富裕,却更乐于为美食就餐、生活体验花钱,也追求能够分享兴趣的精神世界。

在Z世代这群学生党或职场新人的观念中,节省消费是为了多做体验,但不对打折的生活品质妥协,这也是临期组的终极奥义。

全现在通过采访得知,临期组中的很多人并不是真的穷,他们会在超市下班前包圆当天还新鲜的车厘子,或是在趁着临期入手好奇已久的进口小食品。

成员们在意商品的价格,同时也关注质量,他们不甘于降低对生活新鲜感的探索欲及对自身感受的关注度,也在买与讨论什么值得买的过程中获得一份交流的快乐。

找到代表临期食品的黄色打折标签,往往预示着可能会收获一份节约的快乐

但在外人看来,购买临期打折食品仍然是一种“很Low”的行为。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于“高级生活”的刻板印象,在窄化的观念里生活的高级感似乎已经成为“奢侈”、“富裕”的代名词。在临期组中,人们靠更理性的消费来对抗、解构这种 “昂贵=高级=健康”的消费主义宣传。

在“丁香医生”的一篇健康科普文章中,食品被分为短保质期食品和长保质期食品两种,文章认为在过保后二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但只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临期食品仍然没有失去食品安全的保障。

因此吃临期食品并非什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并评估它的安全性,并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消费。

根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的推算,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供人类消费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临期食品的推广也有效缓解了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临期打折还可以缓解食品浪费的问题。根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的推算,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供人类消费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相当于每年约13亿吨。在德国,当商家提前告知顾客时,适合消费的过期物品可以被合法出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篇文章数据指出,这项政策帮助德国柏林一家名为SirPlus grocery store(剩余杂货店)的临期食品商店每年避免了大约2000吨的食物浪费。

临期食品可以缓解食品浪费,也能为不同消费能力的人提供更多选择,这很高级。

人们有选择自己食物的权力,多样的生活习惯值得被尊重。

Copyright©2021,liquidyouth.All Rights Reserved.
在看吗?再看吧!在看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